近期,据报道散户配资官网首页,英国防大臣希利在 “威尔士亲王” 号航母称,台海若冲突,英准备与澳并肩作战。
台湾(资料图)
希利的言论并非孤立。6 月 18 日,英国 “斯佩” 号巡逻舰过航台湾海峡,解放军全程跟监警戒。这艘仅配备 30 毫米机关炮的 2000 吨级舰艇,其行动被东部战区斥为 “蓄意滋扰搅局”。“威尔士亲王” 号航母 3 月开启的印太部署,更是英方强化区域存在的明确信号。该航母打击群与美日澳多国开展联合军演,活动范围涵盖西太平洋多个海域,包括在南海地区进行所谓 “自由航行” 演练,甚至与菲律宾军方在苏比克湾附近开展协同训练,种种动作不断试探地区安全底线。
英国军力与其野心存在落差。2025 至 2026 财年国防预算为 598 亿英镑,额外增加 22 亿英镑后,增长率升至约 9%。即便如此,其军费规模仅为中国的五分之一左右。“威尔士亲王” 号航母曾在 2023 年部署期间突发主轴故障,趴窝地中海数月,耗费数千万英镑维修。
展开剩余75%英国国内甚至有议员公开提议封存一艘航母以削减开支,认为现有两艘航母的维护成本已超出国防承受能力。海军现役主力舰艇中,6 艘 45 型驱逐舰因动力系统缺陷,在 2024 年有 4 艘同时处于维修状态,无法执行任务。13 艘 “江河” 级巡逻舰构成远海部署主力,这类舰艇缺乏先进防空反导系统,战力仅能满足近海巡逻需求。空军方面,台风战机妥善率不足 60%,F-35 机队规模仅 24 架,难以形成持续作战能力。经济层面,英国 2023 年 GDP 约 3.37 万亿美元,不到中国的五分之一,且近三年年均增长率不足 1%,债务占 GDP 比重已突破 100%,财政状况难以支撑其全球军事扩张。
台湾(资料图)
希利言论或有国内政治考量。英国工党内政面临通胀高企、苏格兰独立公投压力等问题。2024 年英国 CPI 指数曾一度攀升至 7.8%,民众生活成本持续上涨,罢工活动此起彼伏。苏格兰民族党计划在 2026 年再次推动独立公投,支持独立的民意调查连续半年保持在 52% 以上,给英国政府带来巨大治理压力。将焦点转向海外,可转移民众视线。战略上,英国紧跟美国 “印太战略”,试图通过军事存在维持 “全球影响力”。“威尔士亲王” 号部署期间,英方与日本签署《互惠准入协定》,在九州地区设立永久军事基地,还与澳大利亚达成核潜艇技术共享协议,协助澳方打造核动力潜艇部队,争当 “北约印太化” 急先锋。这种附庸关系,让英国在涉台问题上甘为美国马前卒,希望通过配合美国战略换取在贸易谈判、科技合作等领域的利益倾斜。
澳大利亚对希利言论态度尴尬。此前美国要求澳就台海冲突表态,澳国防工业部长康罗伊明确拒绝讨论假设性冲突,强调 “任何关于台海的表态都需谨慎”。“护身军刀 2025” 军演虽有 19 国参与,却刻意避开台海场景,演习科目集中在人道主义救援、海上反恐等非战争领域。经济上,中国连续 15 年为澳最大贸易伙伴,2023 年双边贸易额达 3120 亿澳元,其中铁矿石、煤炭等资源类产品出口占澳对华出口的 78%,直接支撑澳矿业就业人口超 20 万。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华德曾公开表示,“与中国为敌不符合澳任何战略利益”。希利将澳绑上战车的言论,与澳方务实政策相悖,澳外交部随后紧急澄清 “英方言论不代表澳方立场”,避免引发中方误判。
台湾(资料图)
国际社会多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。中国 2025 年国防支出 1.81 万亿元,增长 7.2%,重点投向新域新质作战力量等领域。福建舰完成第三次海试,验证了电磁弹射系统可靠性,舰载机起降效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。东风 - 27 导弹列装火箭军部队,射程覆盖第二岛链,可对大型水面舰艇实施精准打击。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联合国安理会会议上指出,“台海问题纯属中国内政,外部势力干涉只会破坏地区稳定”,俄方在联合国大会多次投票支持中国关于反对干涉内政的提案。东盟十国在《南海各方行为宣言》升级版磋商中,明确将 “维护台海和平稳定” 纳入地区安全合作框架,拒绝任何国家在东盟区域内炒作台海议题。
法国、德国等欧盟国家也多次表态,坚持一个中国政策,反对任何形式的 “台独” 分裂活动。英国需认清现实。历史上 “日不落帝国” 的荣光已难再现,当下军力与经济实力支撑不起全球干预野心。19 世纪英国海军曾拥有 500 余艘主力舰,占全球海军总吨位的一半以上,如今其海军总吨位已跌至全球第八,不及日本、印度。希利言论与安倍当年 “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” 的危险论调如出一辙,只会加剧地区紧张。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,这一事实有联合国 2758 号决议明确确认,任何外部势力介入都将遭到坚决反制。澳大利亚的清醒选择散户配资官网首页,或许值得英国借鉴,毕竟在全球化时代,合作共赢远比军事对抗更符合国家利益。
发布于:江苏省嘉创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