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史料记载的汉末三国三次单挑,先后是初平三年(192年)郭汜在长安城下单挑输给了吕布,兴平二年(195年)太史慈在神庭岭与孙策打成平手配资查询之家官网,建安五年(200年)关羽在白马坡万马军中斩颜良。
郭汜在长安之战中输了单挑却赢了战斗——他没有遵守诺言退兵,反而在李傕和吕布手下叛军的帮助下将吕布赶出了长安;太史慈在神庭岭薅下了孙策的头盔,自己也丢了短戟。
关羽斩颜良在《三国志》和《三国演义》中都是“刺”,于是有人怀疑他用的是长矛而非大刀,但也有人说那个“刺”字指的是突然袭击,而且大刀也不是不能刺击。
不管怎么说,关羽白马坡斩颜良都有攻其不备的意思,尤其是《三国演义》的描述更是耐人寻味:“关公奋然上马,倒提青龙刀,跑下山来……颜良正在麾盖下,见关公冲来,方欲问时,关公赤兔马快,早已跑到面前;颜良措手不及,被云长手起一刀,刺于马下。”
关羽“倒提刀”,颜良“方欲问”,再加上“赤兔马快”,颜良这才稀里糊涂丢了脑袋,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:关羽斩颜良确为突袭无疑,如果他们是拉开架势互通名姓公平单挑,多少回合能分出胜负?
既然是讨论个人武功,我们就只能且把《三国志》放在一边,只以《三国演义》为依据了——史书惜墨如金,是不会详细描写每一个武将的武功战绩的。
既然是以《三国演义》为依据,我们就能根据相关武将的交手记录进行综合分析,然后得出一个看起来很不靠谱,很多人都难以接受的答案了:颜良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与关羽单挑,至少能大战一百回合,而且还有获胜的可能,因为熟读《三国演义》的读者都知道,只要能跟关羽纠缠三十回合,基本就性命无忧了。
关羽刀重马快,是优势也是劣势,笔者生长在内蒙古,对马有一些了解:速度快的马基本都没有“长劲儿”,有些马个头不高、速度不快,却能一口气跑好几十里,而有些高大雄壮的马匹,跑一千米就汗流浃背。
据《三国演义》描述,赤兔马“从头至尾,长一丈;从蹄至项,高八尺”,那无疑是一匹大马,而关羽八十二斤的青龙偃月刀,也许三五刀就能把对手斩杀,但要是抡百十来下,大力士也会力竭。
文丑被关羽三刀砍跑,主要是他已经在乱军中冲杀半日,又跟徐晃打了不知多少回合,体力消耗极大,而且此人长了一张“山羊脸”且用长枪,似乎并不以力量见长——此人身长八尺,面如獬豸(头如羊,有独角),比关羽矮了一头,也不如“浓眉大眼,阔面重颐”的赵云雄壮,所以文丑被杀,实际是输在体力不济。
文丑能一箭撂倒张辽战马,也能把徐晃追得沿河而逃,虎痴许褚也没敢冒虎气,说明当时曹营诸将没有人是颜良文丑对手。
被颜良四刀斩杀的魏续、宋宪,在吕布手下的时候,与张辽、臧霸并称“八健将”,虽然算不上顶级高手,但怎么也算“准一流”,他们最多也就能在颜良大刀下撑三个回合,魏续死得更是“爽快”:“续上马持矛,径出阵前,大骂颜良。良更不打话,交马一合,照头一刀,劈魏续于马下。”
颜良用的兵器也是大刀,关羽刀法精湛,但是遇到用刀高手,似乎都很难以速胜。关羽遇到最弱的大刀名将可能就是纪灵了,那厮跟关羽打了三十回合跑掉了,而同样擅长用刀的黄忠、庞德,关羽都没能在一百回合之内拿下。
庞德的武功比魏延稍强一点,跟关平“战三十合,不分胜负,两家各歇”,关羽没能在一百回合之内斩杀庞德,并不是臂上有伤,而是人和马都老了——关羽战庞德中箭、攻樊城中箭,那都是后来的事情了。
关羽白马坡斩颜良的时候,人有精神马有膘,正是武力值巅峰时期,徐晃和许褚联手也挡不住他,但面对“牛皮糖”夏侯惇的时候,却被粘住了甩不掉,只好退上土山固守,并约三事降曹——那时候的关羽,实在是打不赢也跑不掉了。
徐晃和许褚单挑过,五十回合不分胜负,曹操起了爱才之心,派满宠劝降了徐晃,这说明徐晃的武功跟许褚不相上下,即使稍微差一点,一百回合也分不出胜负,这就是徐晃先后败给颜良文丑而许褚缩首噤声的原因:许褚是虎痴不是虎叉,送死的事情绝不会去干。
许褚是能跟吕布大战二十回合的,这样一个虎痴尚且不敢与颜良文丑单挑,眼看魏续、宋宪被杀,许褚与诸将“栗然”,张辽坠马、徐晃被追,许褚也没有挺身而出,要不是关羽及时出现,张辽和徐晃就得挂掉一个了。
袁绍的“河北四庭柱”,颜良文丑为一档,颜良高于文丑;张郃高览为次一档,后来跟张辽许褚捉对厮杀而不落下风。
关羽斩颜良诛文丑挂印封金离开,袁曹两家展开了决战,而且照例是先“斗将”:“操怒,使张辽出战。张邰跃马来迎,二将斗了四五十合,不分胜负。曹操见了,暗暗称奇。许褚挥刀纵马,直出助战,高览挺枪接住。四员将捉对儿厮杀。”
关羽曾说张辽武艺不在自己之下,而张辽也就跟张郃持平,这说明当时的超一流和真一流高手之间,并没有太大的差距,一般都能至少支撑二十个回合,而关羽作战有一个突出特点,那就是三十回合拿不下,最后就真拿不下了。
关羽单骑冲阵,属于一鼓作气,颜良根本就没来得及迎战,或者根本就没打算出手,他可能以为关羽是跑来投奔刘备呢——壬午本《三国演义》中罗贯中为此还写了一首诗:“千万雄兵莫敢当,单刀匹马刺颜良。只因玄德临行语,致使英雄束手亡。”
比较过往战绩,我们就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:如果颜良严阵以待,关羽一刀没有得手,最好的办法就是拨马就跑,绝不可以跟颜良纠缠,因为河北人马围拢过来,关羽就危险了——双方公平交手,以逸待劳的颜良能撑三个回合,就能打三十回合,三十回合撑住,打满一百回合也没问题,那时候关羽就只能荡开阵脚往回跑,那就是败走了。
这样看来,关羽在重围之中跟颜良打满三十回合,就得审时度势突围,要不然就得指望张辽来营救了。
说关羽跟颜良打满三十回合就得撤退,不撤就得败,这个结论别说读者诸君,就是笔者也很难接受,一定认为这种判断不靠谱,所以最后还得有请大家来评判:在您看来,关羽不突入敌人中军,而是在两军阵前按“斗将”规矩跟颜良单挑,能否在十回合之内取其首级?
嘉创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